首页 >> 综合 > 学识问答 >

安有完卵原文及译文欣赏

2025-07-06 00:11:48

问题描述:

安有完卵原文及译文欣赏,有没有人在啊?求不沉底!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6 00:11:48

安有完卵原文及译文欣赏】“安有完卵”是一个源自古代典故的成语,常用来比喻在强权或灾难面前,个体难以独善其身。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原文为:“晋侯、秦伯围郑,郑既知亡矣。郑伯使烛之武见秦伯,曰:‘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郑既知亡矣,安有完卵?”

这句话的意思是:郑国已经知道自己将要灭亡了,哪里还能保全完整的鸡蛋呢?引申为:在大势已去的情况下,任何个体都难以幸免。

一、原文与译文对照

原文 译文
安有完卵? 怎么会有完整的鸡蛋呢?
郑既知亡矣 郑国已经知道即将灭亡了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如果灭亡郑国对您有利
敢以烦执事 我敢冒昧地向您禀告
越国以鄙远 穿越别国来统治远方的土地
君知其难也 您知道这是很难的
焉用亡郑以陪邻 为什么要灭亡郑国来增加邻国的实力呢?
邻之厚,君之薄也 邻国势力增强,您的力量就相对削弱了

二、总结分析

“安有完卵”这一成语,不仅表达了在强敌压境、局势不利时个体难以保全的无奈,同时也蕴含着一种历史的悲凉感和现实的警示意义。它提醒人们,在面对强大的外部压力时,个人的力量往往微不足道,唯有团结一致、共渡难关,才有可能避免更大的损失。

从文学角度看,这句话语言简练、寓意深刻,体现了古汉语的凝练与智慧。同时,它也反映了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小国难存的历史背景,具有较强的历史价值。

三、延伸思考

在现代社会,“安有完卵”的含义可以引申为:在某些系统性风险或集体危机中,个体很难完全置身事外。无论是经济波动、社会动荡,还是国际局势的变化,每个人都可能受到波及。因此,增强自身的适应能力和抗风险意识,成为现代人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四、结语

“安有完卵”虽出自古代典籍,但其思想内涵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它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回顾,更是对现实生活的深刻反思。通过了解和学习这样的成语,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也能从中汲取智慧,指导现实生活中的决策与行动。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