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管繁弦出处于哪里】“急管繁弦”是一个成语,常用来形容音乐节奏快、声音密集,也比喻事情进展迅速、紧张激烈。这个成语出自何处?它的出处和含义又是什么呢?
一、
“急管繁弦”最早见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原句为“曲终人散空愁暮,江州司马青衫湿”。后世在引用时,逐渐将“急管繁弦”作为独立成语使用,形容音乐节奏紧凑、情绪激昂。
该成语不仅用于音乐描写,也常用于文学、戏剧、影视作品中,表现情节紧张、气氛热烈的场景。其字面意义是“急促的管乐和繁多的弦乐”,引申义则是指事情发展迅速、节奏紧凑。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急管繁弦 |
出处 | 唐代白居易《琵琶行》(原句为“曲终人散空愁暮”) |
字面意思 | 急促的管乐器与繁多的弦乐器交织在一起 |
引申含义 | 形容音乐节奏快、情绪高昂;也可比喻事情发展迅速、紧张激烈 |
使用范围 | 文学、艺术、影视、日常表达等 |
现代用法 | 多用于描述情节紧凑、氛围热烈的场景 |
是否常见 | 是,广泛应用于各类文本和口语表达 |
三、结语
“急管繁弦”虽源于古代诗歌,但其含义在现代依然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无论是描写音乐之美,还是形容生活节奏之快,它都能精准地传达出一种强烈的氛围感。了解成语的来源和用法,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表达中更加准确、生动地运用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