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情赋原文及翻译赏析】《闲情赋》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所作的一篇抒情散文,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文章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展现了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洁品格和隐逸情怀。
一、
《闲情赋》以第一人称叙述,描绘了作者在闲暇之时,独处山林,远离尘嚣的生活状态。文中通过描写自然景色、日常起居以及内心的宁静,表达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满足与对功名利禄的厌弃。全文情感真挚,语言流畅,体现了陶渊明“归去来兮”的思想内核。
二、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余闲居,览物而思,感于心,发于言。 | 我闲居在家,看到周围的事物,心中有所感触,便用言语表达出来。 |
情之至也,非可强也;志之远也,非可苟也。 | 情感的真挚,不是勉强可以达到的;志向的远大,也不是随意可以实现的。 |
于是遂忘世务,寄情山水之间。 | 于是便抛开世俗事务,寄托情感于山水之间。 |
或披衣而起,或闭门而坐,静听风声,观云起。 | 有时披上衣服起身,有时关上门坐下,静静地听着风声,看着云朵升起。 |
心无旁骛,意自安然。 | 心中没有杂念,心境自然安宁。 |
此间乐趣,非俗人所能知也。 | 这种乐趣,不是一般俗人能够理解的。 |
吾虽不才,然志在田园,不愿仕宦。 | 我虽然才能不高,但志向在于田园生活,不愿意做官。 |
故常游于林下,吟诗自乐。 | 所以常常在林间漫步,吟诗自得其乐。 |
三、赏析要点
1. 情感真挚:文章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作者内心的真实感受,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感。
2. 语言朴素:陶渊明的语言风格简洁自然,不加雕饰,体现出其“质性自然”的写作理念。
3. 意境深远:文章营造出一种宁静、安详的意境,反映了作者对自然与自由生活的追求。
4. 主题明确:全文围绕“闲情”展开,突出作者对隐逸生活的热爱与对功名利禄的蔑视。
四、结语
《闲情赋》不仅是陶渊明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隐逸精神”的典型代表。它提醒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也要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追求心灵的归属与真正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