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唐卢纶林暗草惊风古诗解释】《塞下曲》是唐代诗人卢纶所作的一组边塞诗中的代表作之一,其中“林暗草惊风”出自《塞下曲·其二》,全诗如下:
> 月黑雁飞高,
> 单于夜遁逃。
> 欲将轻骑逐,
> 大雪满弓刀。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将士在寒冷的夜晚追击敌军的场景,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苦与将士们的英勇精神。
一、诗歌
项目 | 内容 |
诗名 | 塞下曲(其二) |
作者 | 卢纶(唐代) |
体裁 | 五言绝句 |
背景 | 边塞战争,描写将士夜追敌军的情景 |
主题 | 表现边塞将士的英勇和艰苦生活 |
意象 | 月黑、雁飞、大雪、弓刀 |
情感 | 英勇无畏、坚定果断 |
二、诗句解析
1. “月黑雁飞高”
描述了一个漆黑的夜晚,天空中没有月亮,只有高飞的大雁。这一句营造出一种寂静而紧张的氛围,暗示敌人可能正在趁夜色逃跑。
2. “单于夜遁逃”
“单于”是匈奴的首领,这里指敌军统帅。此句点明敌军在夜晚悄悄撤退,为后文的追击做铺垫。
3. “欲将轻骑逐”
将士们想要派出轻装骑兵去追击敌人,表现出他们不畏艰难、主动出击的精神。
4. “大雪满弓刀”
最后一句描写了战士们在大雪中前行,弓箭和刀剑都被雪覆盖。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也象征着将士们的坚韧与决心。
三、艺术特色
- 语言简洁有力:全诗仅20字,却生动地描绘了边塞战斗的紧张场面。
- 意境深远: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烘托出将士们的英勇形象。
- 对比手法:用“月黑”与“大雪”形成视觉对比,增强画面感。
- 情感真挚:表达了对边塞将士的敬佩之情。
四、历史背景与影响
卢纶是唐代中期著名的边塞诗人,他的诗多以边疆战事为主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将士的忠勇。《塞下曲》系列作品在后世广为流传,成为边塞诗的典范之作,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五、总结
《塞下曲·其二》虽短小精悍,但意蕴丰富,语言凝练,情景交融,充分展现了唐代边塞诗的独特魅力。它不仅是一首描写战争的诗,更是一首歌颂英雄、弘扬民族精神的作品,值得我们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