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格17在中国叫什么】“米格17在中国叫什么”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尤其在航空爱好者和历史研究者中较为普遍。米格-17(Mikoyan-Gurevich MiG-17)是苏联在20世纪50年代研制的一款喷气式战斗机,其在中国的引进与使用有着一段独特的历史。本文将通过总结与表格的形式,清晰展示“米格17在中国叫什么”的答案。
米格-17是苏联米高扬设计局(Mikoyan-Gurevich Design Bureau)于1948年研制的喷气式战斗机,主要用于空战和拦截任务。该机型在苏联被称为米格-17(МиГ-17),而在中国,它被正式命名为歼-5(Jian-5)。这一命名反映了中国对引进的外国武器装备进行本土化命名的习惯。
歼-5是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仿制并生产的首款喷气式战斗机,基于苏联提供的技术资料和原型机完成。该机型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从活塞式飞机向喷气式飞机的跨越。
此外,随着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歼-5逐渐被更先进的型号所取代,如歼-6、歼-7等。但作为中国空军早期的重要战机之一,歼-5在中国航空史上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表格:米格17在中国的名称对照
国家/地区 | 机型名称 | 中文译名 | 正式命名(中国) |
苏联 | МиГ-17 | 米格-17 | — |
中国 | MiG-17 | 米格-17 | 歼-5 |
结语:
“米格17在中国叫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非常明确:歼-5。这一名称不仅体现了中国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也代表了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起点。了解这一历史背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国现代空军的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