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环结草的意思是什么】“衔环结草”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古代的两个典故,常用来形容感恩报德、不忘恩情的行为。这个成语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知恩图报”的精神,广泛用于文学作品和日常表达中。
一、成语解释
衔环结草:
- 出处:出自《左传》与《战国策》中的两个故事。
- 字面意思:衔环指传说中黄雀衔环报恩;结草指晋国大夫魏颗梦到老人用草绳绊倒敌人,后得知是被他善待的老人之女所为。
- 引申意义:比喻对有恩于己的人心存感激,并以实际行动回报恩情。
二、成语来源
典故名称 | 出处 | 故事简介 |
衔环 | 《左传·宣公十五年》 | 晋国大夫赵宣子在打猎时救了一只受伤的白鹿,后来这只白鹿化作人形,衔着玉环来报恩。 |
结草 | 《左传·宣公十五年》 | 魏颗在战场上因父亲临终前嘱咐不要让爱妾改嫁,后来在战斗中遇到敌将,梦见一个老人用草绳绊住敌人,使他得以获胜。 |
三、成语用法
- 常见搭配:常与“感恩图报”、“知恩必报”等词搭配使用。
- 适用场景:用于赞扬他人不忘恩情、回报恩人的行为。
- 例句:
- 他虽出身贫寒,但始终铭记恩师的教诲,真是个衔环结草之人。
- 古人讲究衔环结草,如今我们更应懂得感恩。
四、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衔环结草 |
含义 | 感恩报德,不忘恩情 |
出处 | 《左传》《战国策》 |
来源 | 衔环(白鹿报恩)、结草(草绳绊敌) |
用法 | 赞扬感恩、报恩的行为 |
现代意义 | 弘扬传统美德,倡导感恩之心 |
通过了解“衔环结草”的典故与含义,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一成语的文化内涵,也能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感恩与回报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