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十失五的意思】“拔十失五”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原意是选拔十个人,结果可能只得到五个真正有用的人,比喻在挑选人才或事物时,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常常会有所损失或不如预期。
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在选拔、挑选过程中,虽然努力寻找优秀的人才或事物,但最终结果并不如预期,可能会出现“选十个,却只得到五个”的情况,甚至有时还会有偏差或失误。
一、成语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拔十失五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 |
拼音 | bá shí shī wǔ |
释义 | 选拔十个人,结果可能只得到五个,比喻选拔不精准,效果不佳。 |
近义词 | 有眼无珠、良莠不分、选人不当 |
反义词 | 精挑细选、百里挑一、物尽其用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选拔过程中的失败或不足 |
示例 | 在这次招聘中,公司本想拔十失五,结果连五个合格的人都没找到。 |
二、成语解析
“拔十失五”字面意思是“从十个人中选拔,结果只得到了五个”,但实际上,这并非单纯指数量上的减少,而是强调在选拔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判断失误、标准模糊或能力评估不准等问题。
该成语多用于批评某些组织或管理者在选拔人才时不够严谨,导致资源浪费或效率低下。它也反映了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在人才选拔、项目筛选等方面,很难做到完全准确和高效。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应用示例 |
企业招聘 | 公司希望通过大规模招聘选出优秀员工,但最终发现多数人选不合格,这就是“拔十失五”。 |
教育选拔 | 学校为了挑选尖子生,进行多次考试,结果还是没能选出最优秀的学生。 |
政府选才 | 某地为选拔干部,组织了大量面试,但最终结果仍不尽如人意。 |
四、结语
“拔十失五”虽然是一个较为古老的成语,但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在做决策、选拔人才或进行评估时,要更加注重方法和标准,避免盲目乐观或过度自信,从而减少“拔十失五”的现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