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江幸自绕郴山】“郴江幸自绕郴山”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减字木兰花·春怨》,原句为:“郴江幸自绕郴山,不须流落天涯。”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眷恋与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在词中,郴州(今湖南郴州)的江水环绕着郴州的山峦,象征着一种自然的和谐与归属感,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现实处境的无奈与自我安慰。
以下是对该句的总结与分析:
一、
“郴江幸自绕郴山”是一句富有画面感和情感色彩的诗句,描绘了郴州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郴江作为一条河流,沿着郴山蜿蜒流淌,形成了一种自然的循环与依存关系。这种景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也隐喻了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从文学角度来看,这句诗体现了苏轼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际遇的深刻思考。他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漂泊生活的无奈。同时,诗句中的“幸”字也透露出一种自我宽慰的情绪,表现出诗人面对困境时的豁达心态。
二、内容分析表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宋代苏轼《减字木兰花·春怨》 |
原文 | “郴江幸自绕郴山,不须流落天涯。” |
作者 | 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政治家) |
时代背景 | 北宋时期,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又辗转多地,此词写于其贬谪期间。 |
诗句含义 | 描绘郴州江水环绕山峦的自然景象,寓意自然的和谐与归属;同时表达对现实处境的无奈与自我安慰。 |
情感基调 | 感叹、思乡、豁达、无奈 |
文学手法 | 拟人、借景抒情、象征 |
语言风格 | 清新自然,含蓄深沉 |
三、结语
“郴江幸自绕郴山”虽短短八字,却蕴含丰富的情感与哲理。它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通过这一句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苏轼在逆境中依然保持乐观与豁达的精神,同时也体会到他对故乡与自然的深厚情感。这种将自然与人生紧密结合的写作方式,是苏轼诗词艺术的重要特色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