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死了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谁说的】“有的人死了,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是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鲁迅先生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引用的一句话。不过,这句话的出处实际上源自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报任安书》。
这句话最早出自《史记·报任安书》,是司马迁写给朋友任安的一封信中提到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意思是:人总会死,但死的意义却各不相同,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则比鸿毛还轻。
后来,鲁迅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引用了这句话,用来强调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人,其生命价值高于泰山;而那些只为个人私利、损害人民利益的人,其生命则轻如鸿毛。
表格对比:
项目 | 内容 |
原文出处 | 《史记·报任安书》(司马迁) |
原句 |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
引用者 | 鲁迅(在《为人民服务》中引用) |
语义 | 说明人生的价值不同,死的意义也不同 |
现代应用 | 常用于评价人物生平与贡献,强调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性 |
通过以上总结和表格,可以清晰了解这句话的来源及其在不同时期的使用情况。虽然鲁迅是广为人知的引用者,但真正说出这句话的是古代的司马迁。这种文化传承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与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