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诗古诗解释及原文】《七步诗》是三国时期魏国著名文学家曹植所作的一首五言诗,相传为曹植在兄弟相争的背景下,面对其兄曹丕的逼迫而作。此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体现了作者的才思敏捷与内心的悲愤。
一、原文
> 煮豆燃豆萁,
> 漏米煮豆羹。
> 萝卜生根地,
> 哪得辨贤愚?
(注:此为后人流传版本,原诗有多种说法,较为广泛接受的是:
> 煮豆燃豆萁,
> 漏米煮豆羹。
> 萝卜生根地,
> 哪得辨贤愚?)
二、逐句解释
句子 | 解释 |
煮豆燃豆萁 | 煮豆子时点燃了豆茎(豆萁),比喻兄弟之间互相残害。 |
漏米煮豆羹 | 把豆子磨成浆煮成豆羹,象征自己被兄长利用或排挤。 |
萝卜生根地 | 萝卜从地里生长出来,暗示自己本应受到重视。 |
哪得辨贤愚 | 怎么能分辨出谁是贤者、谁是愚者?表达对是非不分的不满。 |
三、总结
《七步诗》通过简单的日常场景,表达了曹植在政治斗争中被兄长压制的无奈与愤怒。诗中“煮豆燃豆萁”一句尤为经典,成为后世形容骨肉相残的经典比喻。全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展现了曹植作为文人的才华与人格魅力。
四、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 |
诗名 | 七步诗 |
作者 | 曹植(三国·魏) |
体裁 | 五言诗 |
背景 | 兄弟相争,曹丕逼迫 |
主旨 | 表达对兄弟相残的不满与自身遭遇的悲愤 |
名句 | “煮豆燃豆萁,漉豉煮豆羹” |
含义 | 骨肉相残,是非难辨 |
影响 | 成为中华文化中兄弟情谊与政治斗争的象征 |
如需进一步了解《七步诗》的历史背景或文学价值,可结合《三国志》等史料进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