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日赐衣原文及翻译】在古代,端午节不仅是民间庆祝的传统节日,也是朝廷赏赐臣子的重要日子。唐代诗人杜甫曾有诗《端午日赐衣》,表达了对皇帝恩赐的感激之情。以下为该诗的原文、翻译及总结分析。
一、原文
端午日赐衣
杜甫
宫衣亦有名,
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
轻纱透体凉。
自天题处湿,
当暑著来轻。
意内称长短,
终身荷圣情。
二、翻译
端午日赐衣
杜甫
宫中的衣服有名字,
端午节时蒙受皇恩。
细葛布柔软如风,
轻纱轻薄透体凉。
从天上(指皇帝)赐下,
带着湿润的气息,
在炎热的夏天穿着,
感觉格外轻松。
衣服的尺寸合身,
一生都会感念皇上的恩情。
三、总结与分析
项目 | 内容 |
作者 | 杜甫(唐代著名诗人) |
诗歌类型 | 五言律诗 |
创作背景 | 端午节,皇帝赏赐衣物给臣子 |
主题思想 | 表达对皇恩的感激之情 |
语言风格 | 质朴自然,情感真挚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细葛含风软”)、拟人(如“自天题处湿”) |
思想内涵 | 反映了唐代宫廷文化中君臣关系的温情一面 |
四、拓展理解
杜甫的这首诗虽然简短,但情感真挚,体现了他对皇恩的感恩之心。诗中提到的“宫衣”,不仅是一种服饰,更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通过描写衣物的质地、舒适度以及来源,表达了诗人对皇帝恩典的尊重与感动。
此外,诗中“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一句,更是将个人的情感升华到对国家和君主的忠诚,展现了儒家文化中“忠君爱国”的精神。
五、结语
《端午日赐衣》是杜甫在端午节期间所作的一首诗,内容虽简,却饱含深情。它不仅反映了当时宫廷的礼仪制度,也展示了诗人对皇恩的感激与敬仰。通过这首诗,我们得以窥见唐代社会的文化风貌与士人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