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师自通的意思10个字】一、
“无师自通”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没有老师教导,也能自己明白和掌握某种技能或知识。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聪明、有悟性,能够通过自学或观察而获得能力。
在实际使用中,“无师自通”强调的是学习者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而不是完全否定老师的帮助。它更侧重于个人的学习能力和理解力。在现代教育环境中,虽然教师的作用不可替代,但“无师自通”的精神仍然值得提倡,尤其是在自我驱动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背景下。
以下是对“无师自通”这一成语的详细解析: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无师自通 |
拼音 | wú shī zì tōng |
出处 | 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夫贤者之学,非为名也;其志也,不求闻达,而能自通。” |
含义 | 没有老师教导,也能自己明白和掌握某种技能或知识。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聪明、有悟性,能通过自学掌握知识或技能。 |
近义词 | 自学成才、自学成家、自行其是 |
反义词 | 需要指导、依赖他人、不懂装懂 |
使用场景 | 赞扬某人自学能力强,或描述某人在缺乏指导的情况下仍能掌握技能。 |
现代意义 | 强调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自我提升的重要性。 |
三、结语
“无师自通”不仅是对个人能力的认可,也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具备“无师自通”的能力,意味着能够不断适应变化、持续成长。因此,培养这种能力,对于个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