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叶红于二月花是什么意思】“霜叶红于二月花”是一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中的诗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句诗描绘了深秋时节山林中枫叶的艳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一、诗句解析
词语 | 含义 | 作用 |
霜叶 | 经过霜打的枫叶 | 指秋天的红叶 |
红于 | 比……更红 | 表示比较 |
二月花 | 春天盛开的花朵 | 象征春天的美丽 |
整句的意思是:经过霜打的枫叶比二月的花朵还要红艳。诗人用这一比喻,生动地描绘了深秋枫叶的绚丽色彩,也表现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
二、诗句背景与意义
杜牧在《山行》中通过描写山间小路、白云缭绕的山村以及傍晚时分的枫林,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秋日意境。其中“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不仅写出了秋天的色彩之美,也隐含着诗人对生命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
此外,这句诗还常被用来形容事物在特定条件下展现出超越常规的美丽或价值,如在困难中依然绽放光彩的人或事。
三、延伸理解
角度 | 解释 |
自然美 | 描绘秋季景色的美丽,突出视觉冲击力 |
哲理意味 | 霜叶虽经风霜,却更加鲜艳,象征坚韧与成长 |
文化意象 |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红叶”常作为爱情、思念的象征 |
四、总结
“霜叶红于二月花”是一句富有画面感和哲理意味的诗句,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寄托了诗人对人生、时光的感悟。它不仅是杜牧笔下的经典之句,也成为后人吟咏秋景、抒发情怀的重要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