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最新规范】为提升建筑消防安全水平,保障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疏散与逃生,国家近年来对《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进行了更新和完善。2023年发布的《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GB 17945-2023)是目前最新的国家标准,适用于各类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与工业建筑。
该规范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了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的设置要求、设备选型、安装标准及维护管理等内容,旨在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实用性,确保在火灾等突发事件中发挥最大作用。
一、主要
项目 | 内容说明 |
适用范围 | 适用于所有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与工业建筑,包括住宅、商业、公共建筑等。 |
系统组成 | 包括应急照明灯具、疏散指示标志、集中控制型系统、非集中控制型系统等。 |
设计原则 | 系统应具备自动切换、持续供电、故障报警等功能,确保在主电源中断时能立即启动。 |
安装要求 | 应根据建筑结构合理布置,确保疏散路径清晰可见,标识醒目且无遮挡。 |
供电方式 | 可采用自带电源型或集中电源型,需满足至少90分钟的持续供电时间。 |
测试与维护 | 定期进行功能测试和维护,确保系统处于良好状态。 |
验收标准 | 需符合国家标准,并通过专业机构检测认证。 |
二、关键变化与优化
1. 增强系统可靠性
新规对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的电源稳定性提出更高要求,强调必须具备备用电源,避免因停电导致系统失效。
2. 明确分类标准
根据建筑类型和使用功能,对系统进行分类设计,如高层建筑、地下空间、大型商场等均有不同的配置要求。
3. 引入智能控制
推广集中控制型系统,支持远程监控与自动调节,提高管理效率。
4. 加强标识标准化
对疏散指示标志的尺寸、颜色、位置等作出统一规定,确保全国范围内的一致性与可识别性。
5. 强化施工与验收流程
明确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细节,同时规定竣工后的验收程序和检测项目,防止“走过场”。
三、实施建议
- 设计阶段:结合建筑实际布局,合理选择系统类型和设备型号。
- 施工阶段: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安装,确保线路连接可靠、灯具安装稳固。
- 验收阶段:由专业单位进行系统调试与测试,确保符合国家标准。
- 日常维护: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及时更换损坏设备,保持系统正常运行。
结语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最新规范》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在建筑消防安全领域的进一步规范化和科学化。各相关单位应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新规,切实提升建筑应急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