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且偷安意思和用法】“苟且偷安”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在面对困难或危机时,只图眼前暂时的安宁,而不思长远的发展或改变。这个成语带有较强的贬义色彩,多用于批评那些缺乏远见、不思进取的人。
下面将从含义、出处、用法及例句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基本含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苟且偷安 |
拼音 | gǒu qiě tōu ān |
释义 | 只顾眼前的安逸,不顾将来可能发生的危险或问题。 |
词性 | 动词/形容词(多作动词) |
褒贬 | 贬义 |
二、出处与来源
“苟且偷安”最早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苟且偷安,亡无日矣。”意思是如果只图一时的安逸,国家灭亡的日子就不远了。后世多用此成语来警示人们不要沉迷于现状,应有远见和责任感。
三、常见用法
用法类型 | 说明 |
作谓语 | 表示某人或某群体的行为状态。例如:他整天苟且偷安,不愿努力。 |
作状语 | 表示行为方式。例如:他苟且偷安地过日子,毫无上进心。 |
作定语 | 修饰名词,表示某种态度或状态。例如:这种苟且偷安的思想必须纠正。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成语 |
近义词 | 得过且过、安于现状、贪图安逸 |
反义词 | 奋发图强、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
五、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例句 |
批评懒惰者 | 他总是苟且偷安,不肯面对现实。 |
描述社会现象 | 在一些地方,人们苟且偷安,缺乏改革动力。 |
教育引导 | 我们不能苟且偷安,要为未来努力奋斗。 |
六、注意事项
1. “苟且偷安”一般用于批评或劝诫,不宜用于中性或褒义语境。
2. 使用时需结合上下文,避免生搬硬套。
3. 避免与“得过且过”等近义词混淆,注意语义细微差别。
总结
“苟且偷安”是一个具有明显贬义色彩的成语,强调在困境中只追求短暂安逸而忽视长远发展。它常用于批评那些缺乏进取精神、安于现状的人或行为。在实际使用中,应注意语境恰当,以达到良好的表达效果。
成语 | 含义 | 出处 | 用法 | 用法类型 | 近义词 | 反义词 | 适用场景 |
苟且偷安 | 图眼前安逸,不顾后果 | 《左传》 | 谓语、状语、定语 | 动词/形容词 | 得过且过 | 奋发图强 | 批评、教育、描述现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