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学识问答 >

小儿不畏虎文言文翻译及答案

2025-10-04 16:12:40

问题描述:

小儿不畏虎文言文翻译及答案,急!求解答,求别无视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04 16:12:40

小儿不畏虎文言文翻译及答案】《小儿不畏虎》是一篇出自《东坡志林》的短文,讲述了苏轼在黄州时,听到一个孩子不惧怕老虎的故事。文章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道理,同时也反映出孩子的天真无畏和胆识。

一、原文节选:

> “余尝寓居黄州,邻有小童,年七岁,甚黠。一日,有虎自山中来,群犬皆避之。童独立于道,笑曰:‘虎虽猛,岂能食我?’虎亦止步,若有所思。”

二、翻译:

我曾经住在黄州,邻居有一个小孩,七岁,很聪明。一天,有一只老虎从山里出来,所有的狗都躲开了。只有那个小孩站在路上,笑着说:“老虎虽然凶猛,难道还能吃我吗?”老虎也停下来,好像在思考。

三、

这篇文章通过一个孩子面对老虎时的勇敢行为,展现了孩童天性中的无畏与智慧。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人性、勇气与智慧的深刻理解。文章语言简练,寓意深远,是学习文言文的好材料。

四、知识点总结(表格形式):

项目 内容
文章出处 《东坡志林》
作者 苏轼
体裁 短文(寓言性质)
故事背景 苏轼在黄州居住时,邻居小孩面对老虎的勇敢表现
主旨 人不可貌相,勇者无惧;孩童的天真与智慧值得敬佩
关键词 小童、虎、不畏、黠、笑、止步
文言特点 简洁明了,描写生动,富有哲理
启示 勇气和智慧往往存在于最不起眼的人身上,不可轻视

五、拓展思考:

《小儿不畏虎》不仅是一则有趣的小故事,更是一种人生哲理的体现。它告诉我们,在面对未知或恐惧时,真正的勇气不是没有害怕,而是明知危险仍敢于前行。这种精神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结语:

《小儿不畏虎》虽短,却蕴含深意。它不仅是一篇优秀的文言文作品,更是我们学习古文、理解人性、提升自我修养的重要参考。希望读者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古人智慧的魅力,并从中获得启发。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