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骨干教师培养工作计划】为全面提升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特别是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与引领作用,学校制定了《学校骨干教师培养工作计划》。本计划旨在通过系统化的培训、实践和激励机制,打造一支业务精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的骨干教师队伍,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总体目标
1. 建立和完善骨干教师选拔、培养、考核和激励机制。
2. 提升骨干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管理能力。
3. 发挥骨干教师在教学改革、课程建设、青年教师成长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4. 构建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骨干教师队伍。
二、主要措施
序号 | 工作内容 | 具体措施 |
1 | 骨干教师选拔 | 根据教学成绩、科研成果、师德表现等综合评定,每学年评选一批校级骨干教师。 |
2 | 教育教学培训 | 组织骨干教师参加市级、省级以上教育部门组织的专题培训或研修班。 |
3 | 教学实践与展示 | 每学期安排骨干教师开展公开课、示范课,促进教学经验交流与推广。 |
4 | 科研能力提升 | 鼓励骨干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撰写教学论文,提供必要的科研支持与资源保障。 |
5 | 师徒结对帮扶 | 安排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通过听课、评课、指导等方式进行传帮带。 |
6 | 考核与激励 | 每学年对骨干教师进行考核,优秀者给予表彰和奖励,不合格者予以调整或退出。 |
三、实施步骤
1. 准备阶段(第1-2周)
成立骨干教师培养领导小组,制定详细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
2. 选拔阶段(第3-4周)
开展骨干教师遴选工作,公布名单并进行公示。
3. 培训阶段(第5-10周)
组织各类培训活动,包括教学技能、教育理论、信息技术应用等。
4. 实践阶段(第11-16周)
骨干教师开展公开课、讲座、课题研究等活动,形成教学成果。
5. 总结评估(第17-18周)
对骨干教师培养情况进行全面总结,评估成效并提出改进意见。
四、预期成果
项目 | 预期成果 |
骨干教师数量 | 每年新增校级骨干教师10-15人 |
教学质量提升 | 骨干教师所带班级成绩稳步提高,学生满意度提升 |
教学成果产出 | 每年发表教学论文5-8篇,申报校级以上课题2-3项 |
青年教师成长 | 通过帮扶机制,带动50%以上的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
学校影响力提升 | 骨干教师在区、市级比赛中获奖人数逐年增加 |
五、保障机制
1. 组织保障:由教务处牵头,各教研组配合,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2. 经费保障:设立专项经费,用于培训、奖励、资料购置等。
3. 制度保障:完善骨干教师管理制度,明确职责与考核标准。
4. 宣传保障:通过校园网、简报等形式宣传骨干教师先进事迹,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通过本计划的实施,学校将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增强教师专业发展动力,为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