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之有物是什么意思】“言之有物”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评价一个人的言论或文章是否内容充实、有实际意义。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文论,强调说话或写作时要有实质内容,而不是空话连篇、华而不实。
一、含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言之有物 |
拼音 | yán zhī yǒu wù |
出处 | 出自《尚书·大禹谟》:“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后世引申为“言之有物”。 |
含义 | 指说话或写文章有实际内容,不空洞、不浮夸。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评价文章、演讲、评论等,强调内容的重要性。 |
反义词 | 言之无物、空话连篇、华而不实 |
近义词 | 言简意赅、内容充实、有血有肉 |
二、深入解析
“言之有物”强调的是表达的真实性和实用性。一个“言之有物”的人,往往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这些观点是基于事实、经验或逻辑的,而非仅仅依靠修辞或夸张的语言来吸引注意。
在写作中,“言之有物”意味着文章要有明确的主题和支撑材料,不能只是泛泛而谈;在演讲中,则意味着讲话要具体、有依据,能够引起听众的共鸣。
三、常见误用与正确使用
错误用法 | 正确用法 |
“他讲得很有道理,但言之无物。” | “他的发言虽然生动,但内容空洞,言之无物。” |
“这篇文章太长了,言之有物。” | “这篇文章结构清晰,内容详实,言之有物。” |
四、总结
“言之有物”不仅是一种语言表达的要求,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体现。它鼓励人们在交流中注重内容的质量,避免空谈和形式主义。无论是写作、演讲还是日常沟通,做到“言之有物”,才能真正传递有价值的信息,赢得他人的认可与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