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学识问答 >

通志的意思是什么

2025-09-12 22:00:26

问题描述:

通志的意思是什么求高手给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2 22:00:26

通志的意思是什么】《通志》是一部重要的古代史书,由南宋著名史学家郑樵所著。它在中国古代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通典》、《文献通考》并称为“三通”,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制度、文化、历史的重要参考文献。

一、通志的含义

“通”意为“通达、贯通”,“志”则指“记录、记载”。因此,“通志”可以理解为“贯通古今、全面记载”的一部综合性史书。

《通志》全书共200卷,分为本纪、世家、列传等传统史书体例,但其最大的特点是首创了“二十略”,对各种典章制度、文化现象进行了系统性的整理和分类,打破了以往史书以人物为中心的叙述方式。

二、通志的内容结构

部分 内容说明
本纪 记载历代帝王的事迹,类似《史记》中的本纪部分
世家 记载贵族、功臣的家族世系及事迹
列传 记载各类人物的事迹,包括政治家、学者、文人等
十九略 最具创新性,涵盖天文、地理、礼制、乐律、艺文、职官、选举、刑法、食货、兵制、刑法、车服、郊祀、宗庙、都邑、氏族、六书、天文、地理等,是对各种制度和文化的系统梳理

三、通志的历史价值

1. 开创性:《通志》在史书编纂上具有开创性,尤其是“二十略”的设置,为后世史书提供了新的体例。

2. 内容丰富: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多个方面,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资料。

3. 思想深刻:郑樵在书中表达了强烈的批判精神,反对因袭旧制,主张改革,体现了进步的历史观。

四、通志与“三通”的关系

《通志》与《通典》、《文献通考》合称“三通”,三者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制度史研究的核心文献:

- 《通典》:主要讲典章制度

- 《文献通考》:侧重于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

- 《通志》:强调制度与文化的综合发展

五、总结

《通志》是一部集历史、制度、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史书,其“通”的理念贯穿全书,强调对历史的全面理解和系统梳理。它不仅是中国古代史学的重要成果,也为后世史书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项目 内容
书名 《通志》
作者 郑樵(南宋)
体例 本纪、世家、列传 + 二十略
特点 系统性强,内容广泛,注重制度与文化
历史地位 “三通”之一,影响深远
核心思想 贯通古今,重视制度与文化发展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