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体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初中物理电学经典例题,初二物理电学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题文
初二电学物理公式要的是变式... 帮我转化.. I=U/R U=IR R=U/I P=W/T P=UI P=U^/R P=I^R Q=UIt Q=U^/Rt Q=I^Rt 转化成就是综合上面的公式 I=....... U=....... R=..... W=....... Q=........ P=........
二、解答
主要公式: 功率P瓦特(瓦)wP=W/t 电流I安培(安)AI=U/R 电压U伏特(伏)VU=IR 电阻R欧姆(欧)ΩR=U/I 电功W焦耳(焦)JW=UIt 电功率P瓦特(瓦)wP=W/t=UI 基本概念: ⒈电量Q:电荷的多少叫电量,单位:库仑。 电流I:1秒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叫做电流强度。Q=It 电流单位:安培(A)1安培=1000毫安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 测量电流用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并考虑量程适合。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两端。 ⒉电压U: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作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单位:伏特(V)。 测量电压用电压表(伏特表),并联在电路(用电器、电源)两端,并考虑量程适合。 ⒊电阻R:导电物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符号:R,单位:欧姆、千欧、兆欧。 电阻大小跟导线长度成正比,横截面积成反比,还与材料有关。【】 导体电阻不同,串联在电路中时,电流相同(1∶1)。导体电阻不同,并联在电路中时,电压相同(1:1) ⒋欧姆定律:公式:I=U/RU=IRR=U/I 导体中的电流强度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导体电阻R=U/I。对一确定的导体若电压变化、电流也发生变化,但电阻值不变。 ⒌串联电路特点: ①I=I1=I2②U=U1+U2③R=R1+R2④U1/R1=U2/R2 电阻不同的两导体串联后,电阻较大的两端电压较大,两端电压较小的导体电阻较小。 例题:一只标有“6V、3W”电灯,接到标有8伏电路中,如何联接一个多大电阻,才能使小灯泡正常发光? 由于P=3瓦,U=6伏 ∴I=P/U=3瓦/6伏=0.5安 由于总电压8伏大于电灯额定电压6伏,应串联一只电阻R2如右图, 因此U2=U-U1=8伏-6伏=2伏 ∴R2=U2/I=2伏/0.5安=4欧。答:(略) ⒍并联电路特点: ①U=U1=U2②I=I1+I2③1/R=1/R1+1/R2或④I1R1=I2R2 电阻不同的两导体并联:电阻较大的通过的电流较小,通过电流较大的导体电阻小。 例:如图R2=6欧,K断开时安培表的示数为0.4安,K闭合时,A表示数为1.2安。求:①R1阻值②电源电压③总电阻 已知:I=1.2安I1=0.4安R2=6欧 求:R1;U;R ∵R1、R2并联 ∴I2=I-I1=1.2安-0.4安=0.8安 根据欧姆定律U2=I2R2=0.8安×6欧=4.8伏 又∵R1、R2并联∴U=U1=U2=4.8伏 ∴R1=U1/I1=4.8伏/0.4安=12欧 ∴R=U/I=4.8伏/1.2安=4欧(或利用公式计算总电阻)答:(略) 十二、电能 ⒈电功W: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电流作功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 公式:W=UQW=UIt=U2t/R=I2RtW=Pt单位:W焦U伏特I安培t秒Q库P瓦特 ⒉电功率P: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作的电功,表示电流作功的快慢。【电功率大的用电器电流作功快。】 公式:P=W/tP=UI(P=U²/RP=I²R)单位:W焦U伏特I安培t秒Q库P瓦特 ⒊电能表(瓦时计):测量用电器消耗电能的仪表。1度电=1千瓦时=1000瓦×3600秒=3.6×10^6焦耳 例:1度电可使二只“220V、40W”电灯工作几小时? 解t=W/P=1千瓦时/(2×40瓦)=1000瓦时/80瓦=12.5小时 提问人的追问2010-02-1913:53写的太多了吧、 我想要的是公式、纯的、 回答人的补充2010-02-1914:42no.1I=U/R(电流I电压U电阻R) no.2W=uIt(电功w时间t) no.3p=W/t(电功率p) no.4由2.3可得p=uI no.5由1得u=IR代入4p=I²R或者由一得I=U/R代入4p=U²/R 现在说单位 no.6电流I的单位是A no.7电压U的单位是V no.8电阻R的单位是Ω no.9电功W的单位是J no.10功率p的单位就是J/S(由no.3可得)其实功率的单位也可是w(小写) 重点:电功的符号W(大写)和电功率p的单位w(小写)初中阶段很容易搞混 这里电功的符号W相当于电流的符号I一样 而电功率的单位w相当于电流的单位A一样前面可加数值1w2w(1w=1J/s)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